2025年8月15至25日,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支撑碳交易数据质量提升的 NQI 协同创新及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牵头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组建课题团队,在我国北部生态屏障核心——内蒙古根河地区的森林深处,成功开展了“植被-大气”二氧化碳通量精准测量,首次系统刻画了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特征,为科学评估自治区森林碳储量、碳汇量,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石。
在开展碳通量监测中,传统涡动相关法通常依赖固定通量塔,存在仅能获取垂直通量、无法捕捉水平输送、区域代表性受限、建造成本高昂且对地形要求苛刻等固有缺陷,导致在复杂山地森林开展有效监测长期受阻。本次测量采用“无人机平台+高精度气体分析仪+超声风速计”一体化方案,实现对冠层上方三维二氧化碳通量的高灵活、高机动、高精度测量,一举突破了传统方法在复杂地形中的适应性瓶颈。
此次技术跨越标志着课题组在森林碳通量监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碳汇监测网络、深化生态系统碳循环机理研究、支撑碳汇项目核证与交易奠定了关键方法论基础。课题组将持续推动该技术成果在更大范围、更多类型生态系统的示范应用,为实现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宏伟目标贡献计量力量。